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50篇
  免费   5755篇
  国内免费   3575篇
电工技术   4703篇
综合类   4953篇
化学工业   5558篇
金属工艺   2974篇
机械仪表   3097篇
建筑科学   3326篇
矿业工程   2000篇
能源动力   1372篇
轻工业   4659篇
水利工程   1797篇
石油天然气   1370篇
武器工业   764篇
无线电   46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53篇
冶金工业   1737篇
原子能技术   847篇
自动化技术   6415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1783篇
  2021年   2195篇
  2020年   1660篇
  2019年   1112篇
  2018年   1183篇
  2017年   1381篇
  2016年   1168篇
  2015年   1947篇
  2014年   2496篇
  2013年   2958篇
  2012年   3773篇
  2011年   3870篇
  2010年   3666篇
  2009年   3733篇
  2008年   3788篇
  2007年   3706篇
  2006年   3227篇
  2005年   2651篇
  2004年   1917篇
  2003年   1202篇
  2002年   1163篇
  2001年   1087篇
  2000年   903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10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produced by 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B-PVD) or plasma spray (PS) usually suffer from molten calcium-magnesium-alumino-silicate (CMAS) attack. In this study, columnar structured YSZ coatings were fabricated by plasma spray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S-PVD). The coatings were CMAS-infiltrated at 1250?°C for short terms (1, 5, 30?min). The wetting and spreading dynamics of CMAS melt on the coating surface was in-situ investigated using a heating microscop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preading evolution of CMAS melt can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wo stages with varied time intervals and spreading velocities. Besides, the PS-PVD columnar coating (~100?μm thick) was fully penetrated by CMAS melt within 1?min. After the CMAS attack for 30?min, the original feathered-YSZ grains (tetragonal phase) in both PS-PVD and EB-PVD coatings were replaced by globular shaped monoclinic ZrO2 grains in the interaction regions.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US)、CT、MRI及DSA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63例75个病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确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检查,并再次行DSA进行诊疗,以DSA造影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再对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3例75个病灶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及DSA检查,其中有25个病灶经DSA证实活性病灶;US病灶检出74个(98.7%),25例活性病灶检出12个(48.0%);CT增强病灶检出75个(100%),活性病灶检出18个(72.0%);MRI病灶检出率75个(100.0%),活性病灶检出率22(88.0%);US、CT、MRI三者联合,病灶检出75个,活性病灶检出24(96.0%)。结论 MRI在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价值明显优于US、CT。三者联合可以互补,可以帮助更多地了解关于病灶的信息,有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93.
94.
生物电化学脱氮技术是一种以电化学活性细菌作为催化剂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不同脱氮技术的机理,从脱氮性能、成本、二次污染大小和污染物转化率等角度对现有脱氮技术进行评价,指出了生物电化学脱氮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重点综述反应器运行参数、溶液组分、脱氮生物膜的培养方式、生物电化学脱氮系统内菌种构成等因素对生物电化学脱氮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脱氮系统的方法;同时总结了生物电化学脱氮技术在处理屠宰场废水、焦化废水和含高氯酸盐废水等方面的应用现状。研究表明:从脱氮系统内不同微生物的角度,尤其是电活性微生物角度探究生物电化学脱氮过程的机理,调控脱氮生物膜的形成和改变脱氮系统运行参数,是改进生物电化学脱氮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
李春利  安乐  李浩  李彤  齐颖  程永辉 《化工进展》2020,39(11):4625-4631
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其挥发性废气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危害极大。本文采用生物滴滤床对某制药厂浓度范围在0.02~2g/m3的二氯甲烷废气进行了为期132天的中试规模实验。在适宜的停留时间、温度、喷淋量和pH等实验条件下,控制适当的进气浓度可得到高效去除效率并且废气出口浓度达标。实验揭示了生物膜内生物降解是过程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在喷淋量为1200L/h、进气浓度范围为0.45~0.65g/m3时该生物系统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8.9%,最大去除负荷可达ECmax=155.25g/(m3·h)。随着进气浓度的增加,去除负荷随之增大,而去除效率下降,废气出口浓度超标,表明生物滴滤系统已处于反应控制。此外,间歇实验表明,该生物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指出生物滴滤床的设计、运行取决于当地的二氯甲烷废气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6.
程辉 《能源科技》2020,18(2):47-50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按照常规回热系统设置,加热器中过热蒸汽与给水存在很大的传热温差,不可逆损失使回热系统热能有效利用率下降。本文采用EPSILON软件分别对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双机回热系统建立热力性能分析计算模型,比较两种系统布置方式的热经济性,对同类型机组回热系统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程丽杰 《物理测试》2020,38(4):1-12
从标准图谱、术语、夹杂物类型和系列的划分、级别评定和检验方法深入剖析了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标准评级图片修订和评定方法完善的具体建议,以规范评定方法,消除歧义,推进标准修订工作。  相似文献   
98.
高压电气铝合金支架铸件,原工艺采用金属型树脂砂芯倾转铸造一模一件,由于产品需求量激增,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现有的一模一件倾转模具已满足不了客户需求。通过优化工艺方案,采用金属型低压铸造(取消树脂砂芯)一模八件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铸件的生产效率和工艺出品率,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9.
应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氢氧化铝(ATH)以及沉淀法白炭黑(SiO2)进行熔融共混复合,制备出系列EVA基电缆材料。应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试验机和极限氧指数测试仪对EVA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EM明显提高了EVA电缆材料的耐油性能,当AEM含量为3. 0%时,电缆材料综合性能优良,其LOI达到39. 3%,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1. 6 MPa和142%。  相似文献   
100.
姚鑫宇  程潇  王晗  沈洪  吴慧英  刘振宇 《化工学报》2020,71(4):1502-1509
基于超快激光技术加工铜基正弦波弯曲型微通道,以去离子水为流动工质,在不同质量流量和热通量条件下,对弯曲型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基于温度/压力数据和流动可视化结果,发现通道传热系数随出口干度增大,呈迅速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趋势,正弦波微通道相较直微通道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传热系数最大提高127.7%,压降仅增加14.4%。波状通道结构能明显抑制流动沸腾中不稳定现象发生。通过可视化试验发现,随热通量增大,流型经历泡状流-弹状流-环状流的转变,换热主导机制由核态沸腾逐渐过渡到薄液膜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